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公务员面试 - 面试热点 - 山东面试热点 - 正文

山东公务员2014面试:言论可以自由 谣言不能自由

来源:2exam.com 2014-8-15 12:26:42

 

言论可以自由 谣言不能自由

  “当真理还在穿鞋,谣言已走遍天下”。信息时代,谣言给人们带来的挑战与日俱增,对此,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。正因如此,网信办发言人在回应“微信十条”时指出,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谣言、暴力、欺诈、色情、恐怖信息传播,我们的网络空间不能成为杂乱无序、充满戾气的空间。

  什么是谣言?是指没有相应事实基础,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。谣言的历史十分悠久,而在新媒体时代,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又获得了新的“翅膀”,其传播力和破坏力也呈几何级增长。近年来,从抢盐风波,到地震谣言,再到艾滋病女事件,谣言所及,不断侵犯着他人的权利名誉、破坏着社会的公共秩序。因此,对谣言的否定态度,体现着一个公民的基本理性,捍卫着一个社会的起码底线。其间贯穿的一条逻辑则是,自由和秩序是辩证的关系,任何个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,不能突破底线,妨碍他人自由。换句话说,言论应当自由,谣言不能自由。

  有些人认为,言论自由包含着说错话的自由,宽容谣言就是保护说话权利,而惩治谣言就是遏制言论自由。这样的观点似是而非。作为一项法律权利和政治权利,言论自由是人们在意见表达方面的自由,其法理基础是宽容主观好恶、承认观点多元。正如任何自由都有边界一样,言论自由也不例外。保护“说错话”的权利,并不意味着放纵故意造谣。说错话与造谣言,在性质上有根本区别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有过一句名言:绝不会保护任何人在戏院中诳呼起火引起恐慌的自由。捏造、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,在法律上不属于行使言论自由,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言论自由,会包括造谣的自由。

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,在言论的自由市场上,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,因此要粉碎谣言,最好奉行不干涉主义,让谣言自生自灭。且不说“三人成虎”的道理,即便是谣言真的消除了,是非对错就不要了吗?现实损害就不存在了吗?2011年2月10日,江苏省响水县谣言称,陈家港化工园区大和化工企业要发生爆炸,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陆续产生恐慌情绪,并离家外出,引发多起车祸,造成4人死亡、多人受伤。以“言论自由”为名,行践踏他人权利、破坏社会秩序之实,这才是对自由真正的破坏。正因如此,世界各国在对待谣言的问题上态度鲜明。德国出台的《信息与通信服务法》等法律指出,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;英国《2003年通信法案》明文规定,在网上发布自己知道是虚假的信息就可能构成犯罪;美国通过《联邦禁止利用电脑犯罪法》等百余项法律法规,对网络信息传播加以规范,为追究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依据。

  由此可见,治理网络谣言并不是压制言论自由,也绝非要扼杀批评的声音。正如国家的公权力不能滥用一样,个人的权利行使同样有着一定的边界,网络世界的言行依然受道德、法律等行为规则的约束。如果一个人行使自由不受约束,他人的权利就无法保障;如果自己可以为所欲为,他人也可以同样行使这种自由。简单地把“言论自由”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,甚至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造谣自由,这种滥用民主权利的后果,必然是谁都难以有真正的自由。

  正所谓“从心所欲而不逾矩”,自由是一种权利,也是一种责任。每一个公民,不仅要懂得自己有自由,还要明确别人有着和自己一样的自由。惟其如此,我们的自由才能“交相利”而非“交相害”,言论自由才能真正增进公民福祉、推动社会进步。

 

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@163.com联系.
    最新文章
    推荐文章
  •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


  •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